制定行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开发信用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信用应用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03 浏览次数:浏览

一、协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概况

为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行业信用水平,建立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信用环境,促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上海市电力工程行业协会积极探索电力工程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一套用于大中电力工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并完成了上海、安徽两地近800家电力工程企业的信用试评价工作,试评价结果已经在政府部门及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为进一步创新信用管理模式,协会致力于开发电力工程行业信用管理信息平台

二、信用评价标准体系介绍及特点

(一)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制定过程

协会组建了来自电力监管部门、上海市征信部门、高校、电力工程企业信用方面的资深专家团队。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制定过程中,共收集相关专业文献、标准、报告等材料近150篇;分析比对了全国性电力行业协会、建筑业、工商银行等8套行业信用评价指标;先后走访了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等地方信用主管机构、上海市企业信用互助协会、上海市电网企业、大型及中小型民营电力工程企业;并多次召开信用评价标准体系研讨会、专家评审会,明确框架、设计指标、确定权重、细化评分,研究信用分级及结果应用,最终形成电力工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

(二)信用评价标准体系介绍

协会根据“框架设计原则”和“指标设计原则”对评价标准体系的框架、指标权重设置做了慎重权衡。其中框架设计原则”包括合规性、公平性、科学性、实用性可扩展性;“指标设计原则”包括一致性、可比性、可操作性。根据国家标准GB/T 23794-2015、行业标准DL/T1381-2014 和“框架设计原则”,确定了本评价标准体系一级指标;根据电力工程企业特色和“指标设计原则”,确定了本评价标准体系二、级指标;根据电力工程企业实际,最终确定评分标准。

整个标准体系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42个。

一级指标中,共有基本条件、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五个指标。

“经营能力”集中体现企业的人财物,在一级指标中占比最大,为26%,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场地、技术能力、项目能力,其中体现工程企业基本素质的“项目能力”在二级指标中配给了最高权重。

“信用记录”反映社会信用优良及不良情况,在一级指标中与“经营能力”同样占比最大,为26%,包括优良记录和不良记录,其中“不良记录”指标权重高达20%,电力工程企业过往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履约意愿的最好证明,加大该部分的权重,既满足了电力监管部门需要,又满足了其他政府部门联合监管的要求。

“财务状况”反映企业效益,在一级指标中权重为20%,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发展能力。

“管理能力”展示企业管理情况,在一级指标中权重为20%,包括管理层信用、综合管理、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劳资纳税,其中“质量安全环保”作为电力工程企业重要考核指标,在二级指标中配给了最高权重。

“基本条件”反映企业基本情况,权重最低,为8%,包括企业资质、经营规模、企业经营年限,该指标低权重是为了避免因资质等级和企业规模等先天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差异过大。

(三)信用评价标准体系特色

1、评价范围广

目前全国性行业组织开展的电力工程企业信用评价主要适用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上海市电力工程企业中近80%为中小企业考虑到中小企业在行业内占绝对多数,同时国家大力鼓励社会中小企业在诚信经营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因此本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在吸取全国性行业组织信用评价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和区分度,使评价工作能够更广泛的覆盖电力工程企业。

2、数据来源多

为增加评价标准体系的可操作性,减少企业申报资料评价将充分利用好华东能源监管局业务系统、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已有数据,不额外增加企业申报负担,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工作量。

3、评价方式新

评价的三大数据来源包括华东能源监管局业务系统、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企业自填其中华东能源监管局业务系统、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100%客观可核实,企业自填数据95%以上客观可核实。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主观指标客观化,减少人为干预,减少主观评分,做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4、复制推广强

评价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充分利用行业与地方信用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设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省级联席会议,建立了联席会议常设机构,负责归集各委办局的公共信用信息。在利用各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评价可大范围复制推广。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协会根据该评价标准体系对上海310家企业及安徽431家企业进行了信用试评价。两地电力工程企业总体呈偏正态分布,各分数段分布合理,占比适中,区分度良好。上海是沿海一线发达城市,安徽则代表了全国多数省市的平均水平,这表明该评价体系不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影响,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评价标准体系设计之初充分考虑了电力工程企业的个性特点,同时兼顾电力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管理需求,评价标准体系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既满足了企业评价需要,也满足了政府管理需要。因此,试评价结果已在在政府部门及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主要包括:

1、政府监管更加有效

政府践行“守信远距离、失信零距离”的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目前华东能源监管局对于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依相关规定简化许可有效期延续申请材料。

2、行业发展更加有序

协会加强会员的信用管理,促进行业自律。对于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限制申请协会理事单位。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协会通过网站、公众号、杂志等多种方式宣传,树立行业诚信典型。另外协会正在探索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提升会员级别、增强差异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等激励措施,对严重失信主体探索业内通报、降低会员等级、取消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

3、企业奖惩更加有力

企业评优推先过程中荐“红”限“黑”,营造行业诚信氛围。在协会的组织推荐下,包括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单位荣获商务部认可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AAA级信用企业”称号;协会每年组织“行业先进单位”评选,优先考虑信用良好的企业,对于发生严重失信行为或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不予考虑;另外,在同等条件下,协会优先推荐信用良好的单位参加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的评优推先。

四、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扩大跨行业奖惩力度

为加快电力工程行业信用信息化建设,协会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积极开发电力工程行业信用管理信息平台,旨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1、加强信息采集,实现动态管理

实现信用信息电子化采集评价流程自动化及评价结果动态发布。做到评价标准公开,评价程序透明,评价结果动态发布,实现动态排名;建立异议处理机制,实现评价结果可申诉、可复核。

2、加大宣传推广,营造诚信环境

加强信用政策及文化宣传,树立电力行业信用标杆营造行业诚信环境。设置通知公告、信用动态、政策法规、联合监管、信用研究等宣传子栏目,通过发布国家及地方层面的信用相关政策文件、介绍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宣传信用良好的企业等多种方式发挥平台的信用宣传作用。

3、加快信息共享,促进行业联动

    构建信用数据库,推动行业间信用信息共享,促进信用社会化应用。协会正在开发的电力工程行业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将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信用体系建设平、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海市市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构建融合行业、政府、市场的信用数据库,加快推进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各行业互评互信,推动信用应用到政府部门、行业内乃至全社会,打造新型信用服务生态圈,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