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体系引领乡村治理 济宁市泗水县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10 浏览次数:浏览

济宁市泗水县以“信用+金融”为突破口,带动“信用+诚信”“信用+积分”等发展,引导激励广大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努力推动“信用+”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动形成现代化基层治理新格局。

  制定一个信用评定标准

  泗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泗水县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按照主体性、全覆盖、政银结合、便捷化四个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以“普惠金融全覆盖”为切入点,按照“政银联动、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采用“无感授信、线下评议、用户告知、签约用款”的工作流程,对全县符合条件的农户、新型农业主体等进行信用评分和授信。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能,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一个农户信用档案

  建立全覆盖的农户信用档案,制定了《泗水县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评分标准》,建立由村支部书记(主任)、妇联主席、红白理事会会长、村内威望较高的党员、乡贤人士等5-7人组成的信用评议小组,按照基础项、加分项、减分项、否定项四个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农户进行信用评价,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评议坚持“公平、公正、限劣、升优”原则。“限劣”,即评议时剔除违法违纪、扰乱社会治安等人员,其余全部纳入农户评议范围;“升优”,即把群众文明善行等量化成积分存储,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农户,给予贷款提额和利率优惠,将文明信用变为真金白银,既有个人基础信息,也有人居环境、村风民风、志愿服务、违法占地等农村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激励、引导、约束农村居民诚实守信、向上向善,推进基层“微治理”建设。其中,获得村级、镇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有关评比表彰或参加志愿服务、担当“四德”表率、主动移风易俗的分别给予10至50分不等的加分,有存在违法违纪行为、恶意拖欠贷款本息、违规占地等行为的将被一票否决。

  构建一个信用联结机制

  拓展“信用+”模式,让有德者有得,以差异化信用激励农户,切实发挥深美丽庭院、泗水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等模范标兵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信用+金融”。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准确完备的信用评分为依据,将信用评分与授信额度、利率相挂钩,对农户给予信贷资金支持,真正把信用变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真金白银”,确保普惠金融授信全覆盖。依托农商银行“智慧营销系统”金融科技支持,在对农户进行初选的基础上,对全县年龄在18-60周岁之间,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固定住所,有固定收入来源,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的人群均给予3万元的初始授信体验额度。每10分增加1万元的授信额度,给予最高10万元的线上授信贷款额度,额度越高、利率越低。不需要提供任何纸质材料、不需要到任何实体网点,下载泗水农商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即可实现自助放款。

  二是“信用+诚信”。明确专人,逐村、逐户组织开展评议,层层指导、层层推动,建立由村(社区)支书(主任)、妇女主席、红白理事会会长、村内威望较高的党员、乡贤人士、农商银行人员组成的5-7人信用评议小组开展民主评议。评议坚持“公平、公正、限劣、升优”原则,剔除违法违纪、扰乱社会治安等人员,其余全部纳入农户评议范围。把信用评价与福利待遇、评先树优、交通餐饮娱乐等挂钩,不断丰富信用评价应用场景,真正让精神与物质、道德与经济“联姻”,让诚实守信者真正得实惠。

  三是“信用+积分兑换”。设立积分兑换服务站,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评为各类先进典型均可获得相应积分,每月由村支部书记带领村妇联主席、村民代表为成员进行检查评比,达标家庭可用积分兑换肥皂、洗衣液、棉被、电饭锅、电烤箱等生活用品。通过积分兑换,不仅丰富了信用评价应用场景,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让诚实守信者真正得到实惠。

  营造一个浓厚宣传氛围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度。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启动仪式、召开全县启动和培训会,逐个镇(街道)开展专项启动和业务培训会议等做好前期培训发动。各部门、镇(街道)、村通过儒学讲堂、送戏下乡、道德大讲堂、广场舞、村内大喇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线下+线上”宣传,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定期评选信用模范之家、信用之星,形成以“模范”带“模范”,创“星”争“星”为荣的浓厚氛围,达到“户户到、人人晓”的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