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信者,行不果。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先贤们对诚信也不吝溢美之词。随着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有人说现代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诚信已是明日黄花。也有人说现代社会无信不立,失信行为成本陡增,诚信地位空前提高。但在我们税务人眼里,诚信却从未缺席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行为的试金石,也是进步催化剂。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天下大同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信任,信任来自诚信行为的相互作用。就税务工作而言,信任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在许多新晋税务干部入职第一天都会问一个问题:“纳税人提供的许多数据来源难以在系统内查证,当遇到系统查询失败时该如何解决?”得到的答案都是“在控制风险最低情况下,以信任原则先行办理,降低纳税人损失。”当纳税人将税款汇入国库,将填写着企业经营情况,财务数据的申报表和财务报表递交到窗口人员的手中,代表着对税务机关工作的信任,对国家机关营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的支持。一旦双方失去信任的基石,税务工作也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习总书记曾说: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失信违法惩戒机制。现代化法治社会追求机制与制度保证,建立守信褒奖机制与失信惩戒机制对于诚信建设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网络上曾有一句话,大意是淘宝极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诚信互信水平,在十年前我们完全无法相信自己会在没有拿到商品前就会将钱款汇出。但在我看来,诚信水平的一大提升反而是“芝麻信用”的全面应用。它的出现真正在移动端和快捷支付流行的现代化社会里将诚信行为的督促贯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失信者将缴纳更高的押金,透支额度受到限制,租借与便捷服务受到限制,可以说在快节奏生活中变得处处受制,寸步难行。与之相反的是信用分高的用户得以享受更快捷方便的支付,购买,租借等服务。
近几年税务局大量应用信用评级系统,将企业财务税务行为纳入信用评级体系,对信用评级高的纳税人给予一定的容缺和办税便捷权利。启用黑白名单,限制黑名单企业法人代表的长短途出行与其他企业相关经济业务。在严格失信惩戒基础上,以信用分形式为纳税人留下回旋余地。在信用评级一年一评基础上,对确有需要办理受限业务的纳税人,经过报告审批备案后开通绿色通道,以正面力量,积极引导诚信力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建设应该久久为功,在当代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利益关系纷繁复杂大前提下,诚信更承担着成风化人,为社会建设推波助澜的职责,更需要集各界大成之力,打造良好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