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军旗
深化“放管服”改革,利国利民利企,影响深远,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高频词。几年来,我市的“放管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营商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放管服”改革如何深化?昨日,记者专访了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江山。
苗江山说,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我市的行政审批项目已由原来的1000多项精简到了现在的100多项,审批时限压缩2/3。在这个过程中,他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尤其是乡镇一级,面对层层下放而来的事务,多有力不从心之感,被形象地称为“接不住”;随着新的业态、新的社会运行方式大量出现,管理与服务的界限还需深化认知,进行科学界定。
苗江山建议,在简政放权中,要准确把握“放”的度,把事权、人员、财权分配合理,打通权力下放的“最后一公里”,“因为只有把它打通,基层才可能接得住、用得好”。
其次,还要在“管”好上下更大的功夫。在互联网时代,新的业态、新的社会运行方式会大量出现,从而给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放权的同时,事中事后监管这一手必须硬起来,在该管的地方要严管、管好,体现精细化。
苗江山认为,“放管服”三者中,“服”的含义较难准确把握,因为我们所倡导的服务既有经济因素、行政因素,同时还有道德因素,服务和管理还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因此还要深入研究“服”的含义和界限。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能够决定的事,社会组织能够办理的事,就应该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苗江山说,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哪些事务只需“掌舵”而不“划桨”,哪些事务既要“掌舵”又要参与“划桨”。各级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变政府部门“端菜”为企业和群众“点菜”,以优化服务创出便利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