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官网公布了六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对6家银行开展的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总计罚款190万元。其中多次提及部分银行“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到,此次被罚的银行与去年8月至10月上海银保监局集中检查信用卡过度授信问题有关。彼时,上海银保监局对辖内主要发卡银行信用卡“刚性扣减”监管要求执行情况进行了稽核调查。
某上市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暴露增多,“共债”情况陆续出现,而授信额度管理不严格是很多风险暴露的原因之一。
六家银行被罚
7月17日,上海银保监局官网集中公布了6张罚单,对6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做出处罚。其中,3家银行因在为部分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时,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的行为而被罚;2家银行因存在为部分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时,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以及对部分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尽职的行为而受罚;1家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因存在为部分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对申请人收入核定严重不审慎的行为,被罚30万元。
记者就处罚事由及整改情况采访部分被罚银行,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不过,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此次罚单中公布的事由还要追溯至去年上海银保监局的集中稽查。此前有媒体亦有报道称,上海银保监局在稽查中针对上述发现的信用卡过度授信、风险控制不审慎等问题罗列了多条监管要求,建立并完善“刚性扣减”机制,纳入总行统一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覆盖全部业务和客户。
上述上市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授信额度管理不严格是很多风险暴露的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银行存在通过对客户信用卡的临时额度长期固定化,来“变相”突破总授信额度管控上限的情况。
上述上市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认为,银行授信额度管控不当,或主要发生在以信用卡为载体的分期业务方面。“这些业务类似于消费信贷,额度可能是十几万元,与平时的信用卡额度授信不同,需要结合实际的消费场景给予授信,这就存在灵活性。”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信用卡授信审批及资金的使用用途尤为关注。今年5月,上海银保监局也公布了一组罚单,3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受到处罚。其中,处罚原因包括“部分信用卡资金违规用于非消费领域”“该中心对员工经商办企业的行为屡禁不止,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另外,一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被罚原因也涉及信用卡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
已有银行上收信用卡授信审批权限
“近期,信用卡和消费贷的不良接连出现。还有银行已经出现了‘共债’情况。”上述上市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所谓共债,是指在多个平台上同时存在债务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将信用卡审批权限“下放”至分支机构,也是导致授信审批管理不严问题发生的部分原因。
“各分支机构的信审标准可能会有偏差,信用卡授信审批权限下放至分支机构,一些分支机构可能因业绩压力而放松风控,埋下风险。”上述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
他同时补充道,一般分期类的资产业务授信审批权限可能会根据各地市场情况不同,下发至分支行。
广发信用卡中心公关暨联盟事业部负责人认为:“分支机构自行进行授信审批,因为更了解当地经济及客群面貌,在信审方面更具灵活性;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考虑,总行统一进行授信审批,有利于风险把控。”
某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很多银行看到了消费金融的机会,于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零售业务方面。“不过,零售业务的不良不同于对公业务,零售业务的不良规模整体和个体规模都很小,但是涉及用户多,其引发的风险还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风险,但是对个人用户之后的用款影响比较大。”
上述上市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亦认为,监管近期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处罚,金额并不大,主要是为了警示、规范行业行为。
记者了解到,随着科技发展,更多银行开始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信用卡授信审批。这种技术手段要依靠总行牵头来执行,所以更多银行会将授信审批权限集中到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