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在身扛起忠诚使命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10 浏览次数:浏览

“看着自己参与保障的战机安全地从天安门广场上空完美飞过,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与伦比的。从它一起飞,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看到它平稳落地后,才感觉如释重负。”今年国庆节前夕,回想起参与2019年国庆大阅兵的商丘籍驻天津某部现役军人李正达激动地说。

今年24岁的李正达有一个“三代从军”家庭。爷爷从小就教育他,好男儿要当兵。他说:“从军不仅是我们家的传统,更是一种光荣的使命。”李正达的爷爷李道仁1939年出生,1959年入伍,在当时的国防科委下属的8120部队服役。该部队是我国尖端武器试验部队,为了保密和安全,部队驻地位于西北大漠深处,那里气候恶劣,生活条件特别艰苦,是风刮沙子跑、到处不长草,荒无人烟的地方。

“我们的驻地就在戈壁滩,风沙非常大,帐篷都能被刮跑。”至今,李道仁对于当时的艰苦条件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大西北的条件虽然格外艰苦,但是我们的驻地当时所保障的是导弹研制与实验相关的工作,这对于当时的新中国国防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事情。”

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甘当革命的一块砖,李道仁和战友们一起打井植树、垦荒种菜、砌砖建屋,改善了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常年生活在戈壁滩,李道仁和战友们从未叫过苦、喊过累,他们把坚守一线、甘于奉献的宝贵品格刻在了骨子里。

李道仁善于学习,常年坚持写读书笔记,至今,他还精心收藏着当年的一本本笔记。善于思考加上能够吃苦耐劳,李道仁摸索出一套在部队创新工作和学习的方法,被树为典型广泛学习,并荣立三等功。

1966年,李道仁听从安排,前往甘肃酒泉钢铁公司支前。同年,又根据上级命令,“工转兵”的他二次入伍,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0029部队的一名基建工程兵。1976年,他随部队在唐山服役期间,经历了唐山大地震。身为连指导员的李道仁带领多个连队的士兵,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之中。1978年,李道仁退役回到家乡民权县,先后担任乡粮管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及县面粉厂厂长、县储运公司经理等职务。“不管在什么岗位,听党指挥、对党忠诚,都是我一生的坚守。”采访中,李道仁老人十分坚定地说。

李道仁的儿子李卫民1967年出生,是家中长子。自幼随军的他,在部队家属院里生活、成长,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强大。1983年,李卫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总参工程兵,成为和父亲一样建设祖国的军人。1985年,李卫民退伍安置在民权县粮食系统工作,在筑牢中原粮仓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小听着父亲和爷爷讲述他们在部队里的故事,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军人。我爷爷80多岁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严格落实‘直线加方块’,做事从不拖泥带水,这些优良的品质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李卫民的儿子李正达这样说。作为家中的第三代军人,李正达延续着家中人民子弟兵的热血豪情,2016年考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士官班。

为了实现新时代军人的梦想,李正达勤学苦练,在校期间就担任了院纪检部副部长。2018年、2019年,李正达先后在四川夹江第二通信基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并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机务专业士官。

从事飞机维修和保障的李正达,体现着新时代科技军人的风采。坚定的政治觉悟、过硬的专业知识让李正达在入伍第一年就参与了2019年国庆大阅兵。“从备战到参加阅兵,我们训练了半年多的时间,对我来说,那段时间的收获也是非常大,每天都在努力完成对极限的挑战。”看着自己负责保障的战机成功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是他最自豪的事情。2020年,李正达又参加了自由空战和我军某机型的改装测试以及多项重大任务和重要驻训,均表现优异。

2021年,李正达荣获“四有”优秀士兵奖章。他充满信心地说:“这是一份深甸甸的荣誉,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军旅生涯中,以强国有我的担当,为空军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